[導讀]胡曉義在全國醫療保險工作座談會上指出,以提升全民醫保質量為主線 推動醫療保險由擴大范圍向提升質量轉變。
4月18日至19日,人社部在京召開全國醫療保險工作座談會,深入貫徹落實4月17日全國醫改工作會議精神。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出席會議并講話。
胡曉義說,醫改3年,醫療保險工作成效顯著,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,對醫改的支持作用顯著提升,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,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和肯定,廣大人民群眾從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實惠。
胡曉義說,2011年是3年醫改的收官之年,亮點尤為突出:將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;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00
元,比2008年增長了1.5倍;以總額預付、按病種付費、按人頭付費為主體的3種付費方式改革全面啟動;人社部門直接經辦管理的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
醫保參保人數去年又新增4000多萬人,統籌將關閉破產企業的近800萬名退休人員納入職工醫保;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明顯提高;市級統籌全面推進;絕大
部分統籌地區實現了居民醫保門診統籌;所有統籌地區基本實現醫保就醫直接結算;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892萬人,比上年增長1566萬人。
胡曉義指出,隨著醫改進入攻堅階段,全民醫保面臨新形勢,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,努力推進全民醫保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。要正確把握基本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
性作用,支持和引領基本藥物制度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、公立醫院改革3個領域,充分發揮醫保對醫改的促進功能。要總結汲取國內外經驗,推動全民醫保健康
可持續發展,既要避免過度福利化造成巨大的資金支出壓力并導致民族競爭力、創造力減退的問題,也要防止過度市場化帶來的高成本、高消耗問題。
胡曉義提出,今后一個時期,醫療保險工作要以提升全民醫保質量為主線,完善制度體系,創新體制機制,提高管理服務水平,努力推動醫療保險由擴大范圍向提
升質量轉變。要著眼于系統性、公平性、流動性、便捷性、安全性、規范性、導向性、延展性問題,深刻理解提升全民醫保質量的內涵;要從設計質量、政策實施質
量、管理質量、服務質量、基金運行質量、人員素質6個方面入手,科學評估提升全民醫保質量。
在
準確把握醫保面臨新形勢和新要求的基礎上,胡曉義強調,
“十二五”時期,醫療保險要在5個事關全局和長遠的戰略性任務上有所突破:加快建立醫療保險城鄉統籌,完善支付制度改革,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,切
實降低群眾實際醫療費用負擔,完善門診統籌,從而充分發揮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性作用。
胡曉義要
求,要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鞏固成果,完善制度,創新機制,推動醫療生育保險工作再上新臺階。一是繼續擴大醫療生育保險覆蓋面,重點解決困難群體參
保問題;二是落實提高待遇水平和降低群眾醫療費用負擔的措施;三是完善醫療保險門診統籌管理機制;四是繼續推進付費方式改革;五是加強醫療保險監管;六是
提高醫療保險基金運行質量;七是積極推進生育保險工作,提高生育保險醫療服務管理水平,全面實現生育醫療費與醫療機構直接結算。
最后,胡曉義對加強醫療保險系統自身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。